手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手镯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洪灏历史证明A股没有底线此轮或跌至1600点

发布时间:2020-10-16 23:38:57 阅读: 来源:手镯厂家

洪灏:历史证明A股没有底线 此轮或跌至1600点

据人民币交易与研究报道,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洪灏日前在“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的一次内部讲座中接受提问时回答称,A股此轮或跌至1600点。  洪灏说:“理论上来说,1800点太保守了,过去几年的市场走势充分证明了A股没有底线。”  洪灏表示,中国的资金面不支持市场共识强烈看多的观点。周期性资产和新兴市场的超级周期已经在2011年中旬结束。这类资产只有波动性机会没有系统性机会。美联储的缩减计划将对新兴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冲击,并暴露系统性风险。  洪灏是“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的专家委员会成员。  ----------  A股市场波动总体或呈“前低后高”格局  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2014年第一季度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投顾高净值客户群体总体盈利状况良好:74%的客户全年实现了盈利,在去年四季度大盘低迷的不利情况下,仍有超过半数的高净值客户取得正收益。  能够在去年的结构性行情中有所斩获,与高净值客户积极参与创业板及主题性投资有很大关系。尽管相比一个季度前,高净值客户总体持仓水平出现下降且持股有所收缩,但这一群体对于未来3个月的市场并不悲观,部分客户准备随时入场“抄底”。另外,有近八成高净值客户表示将参与新股申购,而其打新资金主要来自存量调整。  改革所释放的积极信号令投顾群体“一边倒”式地看多2014年的A股行情。六成投顾认为,今年A股将总体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格局,目前虽然难言牛市起点,但牛市的基础正在形成。就目前而言,IPO重启、资金价格抬升以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仍是制约股市最主要的三大风险因素。  展望今年的市场投资机会,大多数投顾表示,围绕改革的相关领域将成为贯穿全年的大主题,其中国企改革线索尤为值得看好。衍生品方面,投顾群体对个股期权以及股指期权的推出普遍给予了较高期待,并认为将起到活跃市场交易的正面作用。  高净值客户去年普遍盈利四季度仓位下降  价值投资理念有所回归  调查显示,在参与此次调查的200余位券商投顾中,服务的客户资产规模分别为“100万”、“100—300万”、“300—500万”、“500—1000万”、“1000万以上”,占比分别为36%、40%、8%、3%和13%。这一结果与前一季度变化不大,300万以下资产规模的客户仍是投顾服务的主要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顾服务的高净值客户中,有10%的客户表示当前投资股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上市公司分红”,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上升了7个百分点;为了“买卖赚取市场差价”的客户比例则从前一季度的98%下降至目前的89%。由此,凸显当前市场投机氛围有所减弱,价值投资认同度在提升。  全年盈利状况良好  调查还显示,去年四季度,在大盘震荡下行的不利局面下,仅四分之一的投顾高净值客户出现亏损,比例高达55%的客户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其中,7%的客户“盈利20%以上”、28%的客户“盈利10%—20%之间”、20%的客户“盈利10%以内”。  另外,有78%的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购买过”创业板股票,这一比例创下过去四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  “去年四季度在大盘偏弱的情况下,结构性机会仍然不少,客户在创业板上较高的参与度,也是保证其盈利的关键点之一。”上海某券商投顾表示。  正是因为四季度的漂亮“收官”,投顾高净值客户的2013年整体盈利状况也堪称优秀。调查显示,去年全年“盈利20%以上”、“盈利10%—20%之间”、“盈利10%以内”的高净值客户比例,分别为15%、44%和15%,合计达到74%。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高净值客户去年实现正收益。  仓位水平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当前投顾高净值客户的仓位在“80%以上”、“60%至80%”、“40%至60%”的比例分别为12%、42%、18%。对比前一季度数据发现,这三部分较高仓位的客户占比均出现了2个百分点以上的下滑, 20%以下轻仓位的客户占比则较前一季度上升了8个百分点。  不过,绝大部分客户在降低仓位的同时,并未选择离场。调查显示,仅7%的高净值客户表示“准备从股市中撤出资金”,有22%的客户反而“准备加大股市资金投入”;另外71%的客户则表示“不打算进行大幅调整资产投入”。  实际上,在股市与债市吸引力再度发生逆转的情况下,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选择了增加对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投资。不过受资金价格不断上浮影响,他们对于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要求也是有所抬高。  调查显示,在一个月锁定期的假设下,43%的高净值客户表示愿意撤出股市资金去配置年化利率在“6%以上”的固收类理财产品,22%的客户愿意接受“5%以上”的利率。相比前一季度,前一部分客户占比有所上升,后一部分则有所下降,表明高利率对市场的冲击已经影响到投资者的心理层面,高利率对市场分流压力不可小视。  持股集中度提高偏爱中小板  随着小盘股热潮出现消退迹象,投顾高净值客户群体当前的投资心态更趋理性。调查显示,有60%的高净值客户表示目前更倾向于持有“中小板股票”,这一比例升至近三个季度以来的最高。与此同时,选择“大盘蓝筹股”和“创业板股票”的客户比例分别为18%和11%,较前一季度均小幅下降。  调查还显示,有78%的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参与了军工、土改、自贸区等热点题材投资。从题材股的持股时间看,17%的高净值客户大约在“一周以内”,54%的客户大约在“两到三周”,24%的客户大约在“一个月”。相比前一季度,持股时间在“一周以内”的客户比例明显下降,高净值客户整体持股时间有所延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从持有股票数量上看,目前持有“2-3个股票”的高净值客户占比最高,为44%,相比前一季度上升了21个百分点;持有“3-5个股票”的客户占比为35%,相比前一季大幅下降。  “最近一段时间客户的操作风格有所收敛,持股趋于集中化,主要是减持了一些之前获利较为丰厚的题材股。”有投顾人士透露。  高净值客户对未来三月乐观  尽管高净值客户当前持股意愿有所减弱,但对于未来三个月的市场仍持积极态度。调查显示,有54%的高净值客户判断未来3个月内股市将“止跌回升”,13%的客户认为指数将“小幅上涨介于5%到25%之间”,仅12%的客户认为指数将“继续下跌”。  有营业部投顾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低迷的市场行情限制了客户投资积极性,但有不少客户反映,目前的市场点位已经十分接近其心理买点,并准备随时入场。  打新资金主要来自存量调整  调查还显示,有84%的投顾高净值客户有意参与“打新”。其中,66%的客户倾向于申购“中小市值题材股”,24%的客户倾向于申购“创业板个股”,对大盘蓝筹股感兴趣的客户比例仅为10%。  此外,高净值客户对于追加资金来参与“打新”的兴趣并不高。调查显示,41%的高净值客户用于打新资金主要来自于“证券账户中的沉淀资金”,40%的客户表示将“抛售已有的老股,套现一部分资金用于打新”,愿意“追加证券账户保证金来投入打新”的客户比例仅为19%。  改革支撑乐观预期资金价格忧虑显著升温  宏观预期再度回落  去年四季度初,经济的短暂复苏加之市场改革预期高涨,投顾群体对于经济政策面的看法一度明显升温。然而,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资金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在岁末年初持续凸显,投顾群体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面预期再度回归谨慎。  调查显示,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有45%的受访投顾认为“偏冷”,这一比例相比前一季度大幅上升了30个百分点,而选择“偏冷”与“过冷”的比例合计达到52%。与此同时,认为目前经济形势“过热”与“偏热”的投顾比例分别仅为1%和8%。这意味着对经济持乐观态度的投顾占比不到一成,与前一季度高达六成的看多数据形成鲜明反差。  与经济预期类似,对于当前宏观政策的状况,认为“过热”与“偏热”的投顾比例相较前一季度也出现显著下降,分别为0.05%和12%;相应的,认为“偏冷”与“过冷”的投顾比例则上升至合计34%,相比前一季度增加了15个百分点。  改革影响深远有助提升股市预期  有25%的投顾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突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有51%的投顾认为“比较大”,两者合计占到受访投顾的近八成。  与之类似,投顾群体对于《决定》中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内容也普遍持正面观点。调查显示,18%的投顾认为这对未来宏观经济影响“非常大”,58%的投顾认为“比较大”,合计占比也近八成。  此外,投顾群体也看好利率市场化对于经济运行的长期影响。根据调查结果,12%的投顾认为“三步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非常大”,52%的投顾认为“比较大”,合计占比超过六成。  相对更多的投顾还认为,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有助于股市的估值提升。具体来看,认为改革方案“有助股市”的投顾比例为52%。  IPO继续稳坐股市第一大风险要素  进入2014年后,尽管IPO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重启阶段,但其仍然是投顾眼中当前股市的第一大风险因素。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股市面临的最大风险,IPO重启以24%的得票率继续高举榜首,但选择比例较前一季度小幅下滑了4个百分点。  “虽然看起来是‘靴子落地’了,但IPO对于市场的压力也从心理层面转移到实际层面,尤其在市场本身不强的情况下,IPO所带来的供给端压力会更令市场难以承受。”申银万国证券某资深投顾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资金价格上涨担忧加剧  在股市最大风险因素的判断上,选择“流动性收紧带来资金价格上涨”的投顾比例,从前一季度的14%大幅攀升至20%,超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成为当季股市第二大风险因素。  事实上,有63%的受访投顾认为,目前资金价格高企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很大”,且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大多数投顾均判断资金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其中有34%的投顾更是认为资金价格将“继续攀升”,显示出这一群体对于资金面的忧虑在加重。  对一季度行情不悲观  虽然短期的宏观面状况与流动性均不“给力”,但因为改革所释放出来的长期红利预期,令投顾群体对于今年一季度以及去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了相对乐观的态度。  调查显示,对于2014年第一季度的A股走势,有43%的受访投顾判断“涨幅在5%以上”,有38%的投顾判断“涨幅介于0到5%之间”。也就是说,整体看涨比例达到了81%,相比前一季度下降不到6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最近几个季度来的高位。  实际上,在宏观预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投顾群体对于A股市场的乐观坚持,也成为本次调查的一大看点。  东北证券某投顾人员对记者表示,对于经济和股市流动性不必过度恐慌。他认为,“从底线思维的角度,监管部门一定会考虑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政策会有序推进,也会有相应的对冲策略。近来允许险资投资创业板等政策,也反映出监管层释放更多流动性的意愿,这将令长期投资者对于经济改革和转型的预期也更加强烈。”   不过,受制于短期制约,投顾群体对于A股在第一季度创新高的观点较为保守。调查结果显示,仅13%的投顾认为上证综指在一季度将突破2444点的前期高点,而比例高达71%的投顾对此持保留观点。  此外,有48%的投顾判断一季度上证综指波动区间上限在“2200点附近”,有44%的投顾仍然坚持股指将最高至“2500点附近”,不过这一比例已经较前一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另一方面,有40%的投顾判断一季度上证综指下限在“1949点附近”,有32%的投顾判断在“2000点附近”,19%的投顾判断在“2100点附近”。  总体而言,投顾群体对于上证综指运行中枢的判断,相比一个季度前有了明显的下移。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节奏,认为“前低后高”的投顾数量最多,占比达到55%;选择“指数反复震荡,部分板块大涨”的为25%;选择“前高后低”的比例为12%。由此可见,超过半数投顾对于短期A股市场持谨慎观点。  在一季度市场可能呈现的结构热点的判断上,有51%的投顾将票投给了“题材为王,热点在题材股间不断切换,其余板块缺乏机会”;21%的投顾认为“市场重心从创业板向蓝筹股切换,完成二八转换”。  此外,有57%的投顾认为今年一季度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比股市的吸引力将“上升”,股债偏好有可能再次发生逆转。  改革“托底” 今年股市有望先抑后扬  展望2014年全年,可预期的改革红利给A股注入活力,投顾群体看涨预期强烈。调查显示,有53%的投顾判断上证综指全年“涨幅在5%以上”,有34%的投顾认为指数“涨幅在0到5%之间”,可以说是“一边倒”式的看涨。  “从2013年11月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到2014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我们看到的主题之一还是简政放权,表明新一届政府‘啃骨头’的决心。相信在开年之际改革红利的接连释放下,A股市场有望走出低谷。”申银万国证券某投顾乐观地表示。  不过与一季度的行情判断类似,投顾群体对于全年指数创新高的观点也显得保守。调查显示,仅22%的受访投顾明确表示今年股市“会”创出去年以来的新高,另有22%的投顾认为“有可能”,而另有高达56%的投顾则明确判断“不会”。  对于今年上证综指波动区间上限的预测,有64%的投顾认为将在“2500点附近”,有17%的投顾认为在“2200点附近”,另有9%和4%的投顾分别选择了“3000点附近”和“突破3000点”。对于下限的判断,相对更多的投顾认为将在“1949点附近”,仅7%的投顾认为指数会“跌破1949点”。  鉴于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会是风险集中暴露期的判断,多数投顾均认为,A股今年走势可能与去年完全的结构性行情有所差异,将呈现一个“前低后高”的格局。  牛市基础正在形成  调查显示,有64%的投顾认为,2014年能够推动A股走强的主要原因是“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奏效”,表明投顾群体对于改革持积极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仅8%的投顾认为“牛市已经开始”,相对更多的投顾认为,“牛市的基础正在形成,要有耐心等待”。  在过去的一年中,创业板以强劲的势头营造了一波成长股的小牛市,2014年开年,该板块继续以引领市场趋势的姿态强势开年。那么,创业板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此,投顾群体的判断是:47%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板指2014年将“继续跑赢上证综指”,34%的人认为将“跑输上证综指”,另外19%的人表示“难以判断”。  尽管看多比例仍相对较高,但这一结果与前一季度的乐观氛围还是形成较大的反差,创业板高高在上的估值以及鱼龙混杂的局面令不少投顾观点偏于谨慎。  “截至2013年12月中旬,创业板公司年报预喜率不足四成,与去年的创业板牛市形成鲜明对比。未来随着IPO恢复常态,创业板股票出现分化是必然。”某投顾认为。  调查也显示,对于未来创业板格局的判断,有51%的投顾认为“会进一步分化”,有24%的投顾认为“与原有格局变化不大”,另有23%的投顾则认为“存在泥沙俱下的可能”。  鉴于此,有32%的投顾建议客户在投资创业板股票时,应当“仓位向具有业绩支撑的龙头股集中”, 24%的投顾建议“转向估值较低的防御性品种,适当降低仓位”,两部分比例较前一季度均有所上升。  主题投资继续受追捧最爱国企改革  坚守主题投资策略  调查显示,对于2014年一季度,投顾群体最为看好的行业板块前5名,分别是医药、消费、环保、农业和军工;最不看好的行业板块前5名,则分别是钢铁、有色、房地产、煤炭、白酒。  去年一整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土改、金改、自贸区等概念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主题投资热潮。随着投资时钟的指针跨入2014年,主题投资还能继续盛行么?  对此,相对更多的投顾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主题性投资思路”。“在短期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建议关注国企改革、无线互联网、锂电池、工业自动化等主题,传媒、电子、计算机等则需要精选个股。”有券商投顾人士这样建议。  国企改革成当前最热门主题  调查显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成为投顾群体最为关注的一类投资主题,选择比例为25%;另外,国家安全、土地流转、金融改革领域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选择比例分别为19%、19%和16%。  申万近期发布报告认为,当前国企改革继续有序推进。日前,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资产转让进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并表示将于近期出台《中央企业价值管理指导意见》。与此同时,上海、广东、重庆、天津等地国资国企改革相关制度也同步推进。  以上海为例,在人事变动方面,浦发银行副行长刘信义被确定将调任上海国盛集团总裁,国盛集团现任总裁池洪则拟任上海东浩兰生总裁一职。在国有资产有序流动方面,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本地非上市银行和保险公司股权成为上海国企集中抛售的对象。  “我们判断国企改革将成为贯穿2014年全年的大主题,此起彼伏,反复表现。”申万某投顾人员表示。  等待政策发酵高度关注个股期权  发行制度改革效果有待观察  调查显示,有59%的受访投顾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发布后,其对市场的观点“转向乐观”。  不过就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效果而言,投顾群体的观点出现较大分歧。调查显示,有31%的投顾认为,此次改革代表着“监管理念的重大转变,将把中国资本市场带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长期利多股市”,而40%的投顾却认为,改革虽“利好资本市场,但是改革必然触及各方既得利益,能否冲破重重阻碍,要看具体执行力度,有待观察”。  市场化监管短期难改市场风格  针对证监会弱化审批强调市场化监管的举措,券商投顾大多认为其短期还难以改变市场原有风格。具体来看,有36%的投顾认为,该举措将令“优质企业和具有成长性的个股将交投活跃,垃圾股无人问津甚至退出市场”,但也有34%的投顾认为,“A股热衷炒作的气氛难以得到扭转,垃圾股高估值现象仍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另外30%的投顾则认为,“短期内影响有限,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的投资理念将会发生变化,个股定价趋向合理,将逐步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不过多数投顾认为,证监会强制分红以及禁止创业板借壳等证监会新规,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将产生正面影响。  期待个股期权  作为目前市场预期较高的金融衍生品之一,个股期权以及股指期权也引起了投顾群体的高度关注。调查显示,对于上交所、中金所正在分别研究个股期权和股指期权一事,有80%的投顾表示“一直关注此事进展”,有19%的投顾表示“知道此事,不了解细节”,仅有1%不到的投顾表示对此“没有关注”。  63%的投顾认为,相关期权的发行会“丰富交易工具,活跃市场气氛”,总体来讲对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另有35%的投顾对此表示不认同,认为其推出将“增加做空工具,加大向下压力”。(上海证券报)

邱林:中国股市已走火入魔  邱林,知名财经评论员。  1月12日晚间,中国股市又发生了一起“半夜鸡叫”事件。当晚,中国证监会紧急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原定于今天(1月13日)发布定价公告的创业板新股迅速反应,汇金股份、东方网力、绿盟科技、恒华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铭体检,宣布暂缓新股发行或推迟刊登发行公告,此前预计的发行时间表也将调整。  6年前,中国股市也曾发生过“半夜鸡叫”事件。2007年5月30日,沉浸于股市泡沫浴中的股民挨了当头一棒,中国证监会在当天半夜突然上调印花税,股市急挫,创出了印花税调整后的5个交易日内股指下行21%的周跌幅纪录。之后,沪深两市反复震荡,中国股市“政策市”三个字深深地烙刻在普通股民的心头。  不过,此次“半夜鸡叫”事件的对象并非针对股民,而是针对即将上市的公司以及相关券商。按照原计划,这5家公司将于13日刊登发行公告,并进行网上路演;14日进行网上申购确定网上网下最终发行量。同样,后续发行的公司也将依次推迟,何时重新开始暂无确实时间表。  事实上,此次IPO(首次公开发行)重启后,中国股市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密集的新股发行潮,获得证监会放行的新股共有50只,这些新股均在1月8日至21日的10个交易日里完成申购,平均每天5只新股发行。剔除暂缓发行的奥赛康外,申购的新股共有7只,下周A股市场将迎来IPO史上最大发行潮,33只新股汹涌而至。  然而,IPO的重启,对股市的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上周,首批发行的新宝股份冻结资金达553.88亿元,我武生物冻资达到727.82亿元,日均五只新股发行,滚动炒新资金对A股资金产生的分流不容小视。中金公司测算显示,历史上市场较热时炒新资金规模有近万亿元,一般情形下也有3000亿元到4000亿元。  回头看,2013年以来,尽管证监会致力于改革,狂推股市新政,但针对核心利益环节却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给人的印象是,资本市场仍熊途慢慢。在股市“血雨腥风”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股民们如何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忍耐后,信心被消磨殆尽,股指也伴随信心的崩溃一路溃败。  去年初,沪指以2212点开市,最高达2444点,跌多涨少,到1月13日,沪指已跌至2009点,击穿2000点正指日可待。一年来,股指已累计下跌435点,股民们亏损累累,很多人由于采用“守仓”、“价值投资”、“以静制动”等传统做法,已亏去半壁江山,令人想到就痛不欲生,非常难过。  难怪许多股民都有很大的怨气。一位股民认为,证监会的IPO新政说可以存量发行,这几天发行的5只新股,就全搞存量发行,这不就是减持吗?以前还有个3年禁售期,现在倒好,一发行就减持,这些股东对公司有信心吗?这不正好说明公司质地到底如何了?  但证监会和上市公司对股民们的这些情绪并不感兴趣。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是全世界唯一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国有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尽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为数不少,但从股数的权重比例来讲,79%是公有制公司的股票。而且多数国有公司即使有效益,不想分红,也不愿分红。  还有,在中国股市的五大功能(融资功能;投资功能;长期风险短期化;集中风险分散化;转化企业经营机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等)中的融资功能,是政府特别重视的。用匈牙利经济学家亚努什·科尔耐的话说,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下的投资饥渴症”,在股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故新股发行、增发新股等是世界上最多、最快的之一。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中国仅用8年时间发行了美国100年发行新股的数量,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但在这个奇迹背后,是亿万股民的严重亏损和血本无归。况且,中国股市的泡沫已越来越大,而泡沫破裂的后果将是彻头彻尾的股灾。  因此,我们不客气地说,中国股市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也许有些人不一定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有一点却肯定的,“奥赛康事件”的爆发,将刚试水的IPO新政架上了“烤架”,今后证监会在实施这一新政中还会出现更多“半夜鸡叫”事件,昨晚的“半夜鸡叫”只不过一个开头而已。(BWCHINESE中文网)

A股弱势两大根源  自从2009年8月之后,市场就告别了牛市,包括一些局部的反弹持续性也很差,但同期出现的牛股并不少,尤其是2013年创业板的牛市令股民回想起来了当初2009年到2010年中小板那波牛市,很显然结构性分化成为了这几年市场的主要机会,而波段策略则成为了主要的赢利模式。玉名认为如今A股走弱是有两大根源的,一个是市场扩容速度过快,造成盘子过大,导致主力的资金优势丧失殆尽,主力本身都变成了大散户,那么行情的规模可想而知,包括最近1年多,我们看到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都开始转向游资式的炒作风格,热衷于题材股而不是价值股了;另一个就是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从绝对值来看,入市的资金不少,但相比于抽资和撤离的资金总量则明显入不敷出,这也是就使得A股市场年复一年的重心下移。  先来说第一个要素,随着大小非的不断解禁和IPO的一直不停步,沪深两市流通市值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08年9月份,沪深两市流通市值还仅仅在5万亿元的规模,而截至2012年9月底,两市流通市值仍达16.57万亿元。截至到2014年1月6日,A股市价总值14.56万亿元,流通市值13.13万亿元。  A股流通市值的最高峰是在2011年的2、3月间(指数在3000点),当时的流通市值总额超过了20万亿元,因此最近3年来指数下跌了近50%,但流通市值仅缩水35%。玉名认为上述数据说明仅以流通市值计算就能发现,现在的A股已经越来越庞大了,与以前相比,不断增长的流通市值(大小非解禁和IPO加速发行)给市场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即使有一定的新增资金进入,也很难推动不断“长大”的A股,而且要推动身形庞大的A股则需要更多的资金以及更强劲的“利好”,这也是为何1949点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行情也只是给A股带来了局部反弹和局部热点而已,很难再现出大幅反弹逼空行情,更不要说牛市大行情了。  第二个要素,资金面,近期市场总有一些疑问,那就是为何基金大规模发行,RQFII、QFII额度释放,养老金、社保、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但为何市场资金面依然紧张。这其实需要通过一组数据来找到答案。自2013年以来,尽管新基金密集发行首发规模达5000亿,但这并没有带动基金总份额的有效增长和基金净值的显著回升,由于除货币基金之外的各类基金出现大幅净赎回,前11月基金总份额不涨反降1663亿份,新老基金合计净赎回高达6648亿份。  玉名认为这其实就在告诉股民,市场入不敷出才是造成行情弱势的关键,包括我们可以看到在基金业历史上,其中最近的一波大赎回出现在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新基金首发规模分别达3763.2亿份和3099.84亿份,新老基金分别净赎回4968.2亿份和3406.84亿份。这意味着2013年是创历史记录的最大赎回年,如果前面介绍的市场扩容要素导致市场流通市值增加,导致行情发动的阻力增加,那么这组数据就在告诉股民市场资金总量不足,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了最近几年来的弱势。  那么在这样格局下,股民的策略必须要必须要随着行情的模式的变化,需要按照类似“日历买股法”中提到的时间效应去从操作,顺应板块和个股的机会特征。比如说年末和年初的行情,就有很大的不同,玉名认为年末时是躲避调整,保护本金;而年初的调整,则是需要从中找到机会,挖掘被市场错杀的热点和机会。(中国证券网)

ib课程培训哪家好

英国alevel是什么

IGCSE

补习alevel